党建工作首页 >正文

探索资源型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

来源: 金昌市委组织部 更新于: 2019-11-10 09:53:02
  金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的节点城市,被誉为“中国镍都”。辖一县一区,共6个街道、33个社区(其中城市社区16个、城镇社区17个)。近年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精神,以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推动城市基层党建系统建设和整体建设,全面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筑牢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一、抓统筹,践行城市基层党建新理念。随着城镇化率超过70%,大量农民进城务工、就学、居住,城市原有的公共服务资源压力剧增,加之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大量涌现,但党的组织和工作跟进不足,这些都给党的建设和基层治理带来新的课题。立足新的形势,市委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强化城市工作是各级党委工作的重要阵地的意识,紧抓被列为全国城市基层党建示范市机遇,专门组织力量先后到上海、济南、武汉等地学习考察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积极推进理念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创新、体制机制创新。2018年10月以来,先后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健全市委抓基层党建工作机制的意见》《加强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今年5月份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后,市委常委会第一时间学习贯彻文件精神,并专门召开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牢固树立全面统筹、系统推进、开放融合的理念,坚持刀刃向内,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切实厘清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职能定位、重点任务、推进措施等,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党组织上下联动机制,进一步发挥市委统筹协调作用、区委“一线指挥部”作用、街道党工委“龙头”作用和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努力构建区域共建、党群互融、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
  二、抓改革,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坚持把建强街道社区党组织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基层治理各项任务落实的有效抓手,大力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推进管理和服务力量向基层倾斜,增强街道党组织统筹协调能力,激发社区党组织活力。聚焦抓党建、抓服务、抓治理的职能,指导金川区打破过去街道(社区)扁平化管理模式,对原有6个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强化行政职能、充实工作力量,撤销16个社区党工委(社工委),建立16个社区党委,进一步明确了街道承担的加强党的建设、实施综合管理、监督专业管理、领导基层治理等8项职能,取消区级职能部门对街道直接考核,赋予街道党工委对区级职能部门派出机构负责人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制定社区建设规划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规划参与权等5项权力,让街道权责一致、统筹有力。着眼为社区减负增效,集中清理整治社区牌子多、台账多等问题,建立街道、社区职责清单和社区服务事项清单,让社区从行政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进网格、访民情、解民忧中去,更好地组织居民商议社区事务、开展各类活动,实现社区党的领导、居民自治、依法办事有机结合。
  三、抓融合,增强城市党建整体效应。坚持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既注重构建自上而下的责任体系,又注重打造区域互联互动共同体,不断推动“相加”走向“相融”,实现区域党建同频共振、整体推进。纵向上,进一步明确市委、区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四级责任,市、区两级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每半年召开1次会议,研究部署城市党建工作;街道、社区分别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联席会议,坚持区域发展共商、基层党建共抓、先进文化共育、服务群众共做、美好家园共建,构建了市委统揽、上下重视、协力推进城市基层党建的良好格局。横向上,大力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在全市6个街道、33个社区推行“大工委”“大党委”和“兼职委员”制,选聘辖区国企、非公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等210名党组织负责人担任兼职委员,与610多家驻区单位签订以组织共建、活动共联、资源共享等为主要内容的《共建协议》,整合商务楼宇、商圈市场、工业园区等党建资源,在社区、行业协会等建立联合党支部171个,共同商定“双向服务、资源共享、项目认领”清单,先后协调解决棚户区改造、小区停车难等各类民生需求和难题 650多个,形成了以街道社区党组织为核心、辖区内各单位、行业领域党组织等各类组织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四、抓服务,持续提升居民群众幸福感。坚持把群众需求作为党建工作“风向标”,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载体,完善服务机制,不断提升党组织服务能力和水平。以健全服务网络为基础,在全市33个社区全部建成功能完备、互联互通的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力推行“窗口化办公、一站式服务”“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等工作模式,普遍实行错时服务、预约服务、上门服务、代办服务等制度,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利服务。以拓宽服务内容为重点,健全完善“三社联动”服务机制,培育生活服务、公益事业、慈善互助等各类社会组织90多个,针对居民需求设置30多项菜单式服务项目,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服务,为群众提供专业化、精细化服务。以创新服务载体为抓手,组织近万名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党员进社区报到,广泛开展“先锋圆梦微心愿”主题活动,推行居民网上“点单”、党组织“派单”和党员“接单”服务,累计为群众提供物质帮助、亲情服务和满足各类“微心愿”1.2万多人次,切实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五、抓治理,构建城市治理新格局。始终把党建工作贯穿城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着力构建组织引领、“三治融合”、宣传教育、信息收集研判处置、风险防控“五大体系”,提升领导治理、依法依纪依规管理、综合治理、团结动员群众、多元化解矛盾“五种能力”,健全统筹联动、服务群众、群防群治、心理疏导、政策保障“五项机制”,着力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持以自治推动民主管理,注重把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社会参与机制贯通起来,在全市33个社区推行基层协商民主,通过收集议题、确定议题、议前调研、协商议事、公开公示、跟踪落实“六步议事法”,先后协商解决小区乱停车、街区路面改造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320多件,“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成为常态。坚持以法治调解矛盾纠纷,组建由社区党委班子成员兼任街(巷)长,网格员、在职党员、居民骨干、社区志愿者等共同参与的街(巷)协调治理队伍206支,把公安、司法、环卫、城管、市场监管等6家职能部门力量纳入网格,550多名网格员活跃在33个社区385个责任网格内,及时收集各类信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做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坚持以德治引领文明新风,建立“道德银行”志愿服务积分管理系统,用志愿服务兑换道德积分,用道德积分兑换社区服务和精神、物质奖励,激励引导党员和群众“做好事、存奉献、储爱心”,“道德银行”入选全国宣传思想工作创新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