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组评首页 >正文

以“常”为径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来源: 更新于: 2025-03-28 09:06:16

近日,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一决策部署意义重大而深远,是进一步巩固深化主题教育和党纪学习教育成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保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党风政风焕然一新,为新时代伟大变革提供了有力作风保障。如今开展此次学习教育,再次向全党宣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彰显了一抓到底的坚定决心。

坚持“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固牢“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信仰根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广大党员干部要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勤学态度,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的政治深意。要借助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学习载体,对照中央八项规定逐条逐项校准思想偏差、生活温差、行动落差,不断填补知识盲区、筑牢信仰根基、补齐短板弱项。要将中央八项规定内化为日用而不觉的言行准则,明白哪些饭局不能去、哪些福利不能拿、哪些场面不能摆,确保思想不脱节、方向不跑偏、行动不掉线,持续提升政治“三力”。

坚持“常践常行、常做常成”,永葆“大道笃行为苍生”的为民底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在于“学”,落脚点在于“做”,成效好不好,群众的评价最客观。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中蕴含的为民务实的精神实质,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大力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把群众期盼作为出发点、群众关切作为着眼点、群众满意作为落脚点,善解民生痛点之因、常思民生改善之法、多行民生幸福之举。在与群众面对面接触、心贴心交流、实打实办事中,将话聊进群众心窝子、事办进群众心田上、情融进群众心坎里,甘当为民服务的孺子牛,以强烈的责任感和行动力将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

坚持“常想常思,常省常醒”,锻造“躬身垂范树标杆”的先锋模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的自觉,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中树标杆、作表率,要始终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清醒,把好用权方向盘、系好廉洁安全带,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自觉修剪枝叶、勤掸灰尘,不断增强免疫力抵抗力,避免诱惑腐蚀,防止惰性滋生。各级党组织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既要盯住境内,又要盯住境外,既要盯住假期,又要盯住日常;要充分用好典型案例,对照查摆监督盲点和管理漏洞,不断强化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引以为戒,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

风清舵正行自远,气正心齐事必成。唯有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韧劲,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擦亮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方能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篇章更好担当作为,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注入强劲动能。金川区委组织部 何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