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组评首页 >正文

人民至上是中国改革的鲜明底色

来源: 金组轩 更新于: 2024-08-09 10:25:42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人民一词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出现了46次,贯穿《决定》始终,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谋划和推进改革中的人民立场。从194498日毛泽东发表《为人民服务》讲演,到习近平阐述坚持人民至上”“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我们必须擦亮人民至上这一鲜明底色,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劲动能。

人民中心锚定中国改革的价值追求。人民性是中国改革的鲜明特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抓改革、促发展的宝贵经验和重大原则。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将改革和人民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找准改革的立场,判明改革的方向,抓住改革的重点。人民立场是中国改革的根本立场。从革命岁月,到建设年代,再到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不断走向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奇迹。我们党矢志不渝地坚守人民立场,从人民的视角和需求出发,坚定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改革始终坚持的重大原则。改革事业之所以能够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拥护,根本原因就在于党始终以人民的利益、人民的幸福作为发展评价的最高标准。尊重的价值,实现的梦想,正是其中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人民力量汇聚中国改革的磅礴伟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中国改革的主体力量。回望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从三代愚公矢志治沙退沙,六人成林奋写时代壮歌,到深入落实双碳战略和黄河国家战略不断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一代代陇原儿女用实际行动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民始终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要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和支持基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改革之力为民解忧、为民谋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聚焦改革,开门问策,正是因为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关系复杂、难以权衡的深层次问题,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动力。

人民标准检验中国改革的工作成效。改革最终取得的效果如何,要倾听群众的声音。从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心系群众的最朴实体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作为改革目标的重要内容,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改革的重大任务。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优化创业促进就业政策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新模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呼应的都是民之所需、民之所望、民之所急,勾画出民生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人民的标准就是中国改革的金标准。要从群众呼声中改起,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抓住关键、敢闯敢为,使改革凝聚民心、赢得人心。(金川区委组织部  戴玉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