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组评首页 >正文

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践梦想之志

来源: 金组轩 更新于: 2023-10-16 19:25:35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下大气力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随着青年人才引进渠道的逐步畅通,更多大雁返乡筑巢,规划家乡、建设家乡、服务家乡的氛围愈发浓厚。乡土,是永不褪色的心中风月,返乡人才要追寻着总书记的足迹,汲取智慧、守护乡土。

追寻奋斗成就梦想,实干铸就伟业的奥秘,用不等扬鞭自奋蹄奋斗之姿体味成长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奋斗的时代要求贯穿全篇,回首过往,先辈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但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从未停止,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在成都大运会上勇夺金牌,近20万青年第一书记奋战脱贫一线,平均年龄33岁的中国航天科研团队让北斗星耀全球……青春奋斗,正是中国精神的生命力所在。返乡人才作为青年一代,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应当不困于自己过去取得的成绩,主动开启新的征程,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以一颗实干之心在新环境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关键时刻要站得起来,危急关头要豁得出去,到艰难困苦处立根基,到矛盾集中地见世面,到急难险重岗位经风雨,在行动上踏实笃行,在披荆斩棘中增长本领在跨越一个个沟坎后接续奋斗,用勤奋务实展现新时代返乡人才特别姿态。

追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的真谛,悟惟进取也故日新创新之道寻求突破全国劳动模范潘从明金川集团工作的26年来潜心钻研贵金属提纯技术,他发明的颜色判断法填补国内外复杂铑铱物料综合利用技术空白十年磨剑,精益求正是因为潘从明的坚守、执着、专注和创新精神,让他实现从技校生到大国工匠的转变。常制不可以待变化,一途不可以应无方,刻船不可以索遗剑,创新精神是党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之源返乡人才应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能力优势,突破老旧思想的桎梏,培育守正创新的工作作风强化敢破善立意识勇于打破思维定式、工作惯性和路径依赖,要有敢于突破前人的勇气和智慧,将创造力和想象力根植于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星霜荏苒,居诸不息,只有时刻把手中工作放到发展大潮中去审视,融进社会变革大局中去思考,大胆探索、勇毅前行,方能化茧成蝶。

追寻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理想,怀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扎根基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面对外国政要提问,习近平总书记脱口而出的这句话让人铭心刻骨纵观百年党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广大优秀党员干部的共性特点,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时代楷模黄文秀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挣高薪,主动请缨到贫困村任第一书记,她走访全村所有贫困户,帮助村民排忧解难,用真情践行心系群众,将青春热情反哺家乡。作为新时代返乡人才,当以黄文秀为榜样,融入人民生活,体察民生百态,在田间地头学思践悟,把为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的信念注入血脉和灵魂,用春风化雨般的温暖深入群众。基层是涵养为民情怀的沃土,是返乡人才加速成长的摇篮走进乡土深处,与群众打交道、和群众做朋友,用脚步丈量民情,用躬身赢得民心,将青春的朝气和活力浇灌在为民服务的躬行中,用投身家乡、建设家乡的热忱情怀托举起人民的幸福。

追寻自身硬首先要自身廉的信念,铸何用浮荣绊此身洒脱之魂洁身修行。革命烈士方志敏在狱中写下《清贫》,诉说着方志敏同志高雅之情趣、清白之追求。清贫不是贫穷,是一种精神,是不为名利所惑,不为物欲所诱,不为浮华所动,不为私情所扰,是为了心中的理想,甘愿放弃对物质生活的多余追求,是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根本保证。青年人才归根回流,论知识、能力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但无论自有多么出色,切忌人浮于事、固步自封,在工作生活中应当常怀克己之心,以拙修身,乐于清贫,不囿口体之奉、不追私己之利、不逐身后之名做到加班加餐,独处修为,视困苦为挑战,用理智管住情感冲动,用党性原则约束言行时刻牢记唯有以匍匐在地的心态,方能戒骄躁、弃浮躁、洁心智、纯思虑。正如《清贫》文章结尾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身边即热土,何须去远方,顾山水草木,奋发而上返乡人才当以赤心一片还报家乡。(金川区委组织部 邵文玉)